分享平台 双11的战火已经烧了好一阵,同学们的钱包还好吗? 说到双11,就不得不提到花呗,身为受众最广的超前消费渠道,花呗成了当代许多年轻人的「救命稻草」。 虽说是「救命稻草」,但一不小心,也很有可能成为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这不,果同学发现,如今的花呗在不知不觉中,已经发生了巨变。 11月2日,天猫发言人官微发文称,天猫迎来了新伙伴——信用购。 信用购正式开始参与双十一,且双十一期间抽取5位用户,帮还双11信用购账单。 花呗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,但这信用购,到底是个什么东西? 结合支付宝最近一两年的遭遇,前后一联想,果同学终于算是明白了。 还记得在2020年,蚂蚁金服原本打算上市,但由于各种监管的到来而没能上市成功吗? 自此以后,我国银保监会、人民银行等单位相继颁布法规,对联合贷款、助贷业务提出相关规范要求。 而花呗的放贷方,其实不只是蚂蚁金融一家,还包括了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。 2021年11月24日,花呗发布公告显示,为落实消费信贷相关的监管要求,花呗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。 而所谓的信用购,其实就是从花呗「分家」出来的。 换句话说,原本的花呗升级成了「花呗服务」+「信用购服务」。 这样做的目的,就是将蚂蚁本身提供的小额消费服务,和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,作出明显区分,避免混淆。 说到这里,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了,为什么我的花呗没有信用购呢? 这是因为目前的信用购服务,仍处于测试当中,正在逐步启动。 同学们需要等花呗推送升级,就能用上信用购服务了,没推送升级之前是没有入口的。 至于花呗和信用购,这两者到底有啥不同,相信才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。 在使用流程上,就目前来说,用户暂时感受不到信用购和花呗有多大区别。 使用场景上,花呗能够使用的地方,信用购均能使用,用户在下单时选择花呗分期,就能看见信用购的选项。 不过虽然同属消费贷款业务,两者还是存在本质区别。 首先,在使用信用购时,因为放贷方是金融机构,因此用户的每次还款、借款和花呗一样,都会上征信记录。 但话说回来,只要没有逾期,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没什么影响。 再来说额度。 由于放款机构不同,评估体系也不尽相同。 比如平时在支付宝消费较多、信用卡消费较少的情况下,信用购额度可能就会较低。 反过来也是同理。 一般来说,信用购的额度上限比花呗更高,贷款额度会更加充足。 最后,再来说说费率问题。 因为是刚刚设立,为了给用户稳定的体验,所以信用购的费率目前和花呗没太大区别。 但不排除市场成熟以后,利率还会不会发生变化。 目测未来信用购服务的收费标准,极有可能向信用卡看齐,毕竟出资方是金融机构。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,从花呗还没抽出身,现在又出来个信用购。 虽说信用购算是一个新的消费贷款渠道,可以偶尔拿来应急,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不要轻易使用。 上征信就先不说了,最重要的是借贷生活只会越陷越深,超前消费还是不碰的好。 你会用信用购吗?说说你的看法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