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消费电子市场 这类产品销售涨六成!上海三甲医院医生有话说

2023-02-15| 发布者: 靖江新媒体| 查看: 135| 评论: 1|文章来源: 互联网

摘要: 最近,“护眼产品”的市场热度正在升温。不论是在线学习,还是当下流行的STEAM教育(即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艺术......
无插件直播

  最近,“护眼产品”的市场热度正在升温。不论是在线学习,还是当下流行的STEAM教育(即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艺术、数学等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)等,往往离不开电子屏幕。但家长们也很关心在线学习时的视力保护。怎样让孩子既能学习知识,又减少电子屏幕对视力的不良影响?“护眼产品”应运而生。它们的护眼功能靠谱吗?

护眼产品销售增幅逾六成

  “从市场反响看,护眼电视和护眼平板的销售增幅最明显。”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卖场的工作人员说,消费者倾向试用后再购买这类产品,所以线下渠道迎来不少目标明确的消费者。在苏宁易购、国美、永乐等卖场,消费者点名最多的,是具备护眼功能的电视机和平板电脑。

  数据也显示出这类产品的人气。据上海苏宁易购大数据,护眼电视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,涨幅超过60%;护眼平板环比上个月增长80%以上,同比去年也超过六成。

  屏幕大、有护眼功能的电视受欢迎

  上海苏宁易购视听多媒体经营部采销副总监柳振亚介绍,就电视产品而言,“护眼”不仅是屏幕尺寸大,而且包括通过硬件优化和软件升级,减少、规避乃至解决电视屏幕发出的有害蓝光、屏幕频闪等问题。他透露,仅上个周末,苏宁易购中山公园店就卖出30多台护眼电视。

  负责电脑、平板电脑等产品采购的刘汉中说,消费者对大屏幕的平板电脑情有独钟,“如果是休闲娱乐,轻巧便携的小屏幕平板很受欢迎;但对那些购买平板电脑用来学习的消费者来说,往往会选大屏幕,至少11英寸以上。”同时,OLED屏幕的产品更受欢迎,因为OLED的显示屏比LCD的光线要柔和,不容易引发眼睛干涩。

电视、平板功能各有特点

  打出“护眼”功能的产品,在技术层面上,站得住脚吗?

  比较主流电视品牌,可以发现,不同品牌的技术虽有差异,但核心一致——增大屏幕,减少频闪、蓝光。

  创维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就电视行业整体趋势看,大尺寸电视越来越受欢迎,主流尺寸已经达到55英寸以上,100英寸的电视也不再稀奇,“消费者选择大屏幕,一是因为沉浸感强,观看效果好;另一个考虑就需要在线学习时,观看者能离电视远一点。”目前,绝大多数智能电视都具备“一键投屏”功能,所以能满足基本的在线学习、在线会议等需要。

  屏幕尺寸变大后,对显示效果提出了挑战,需要高素质的清晰度、亮度、对比度、色域等。所以,受环境光线影响较大的投影仪在“在线学习”领域竞争力不强,电视品牌则各有解决方案。

  例如,屏幕的调光方式决定了电视呈现画面时是否会产生频闪现象,而频闪容易引发视疲劳。基于此,护眼电视大多采用DC调光,用改变电压的方式调节亮度,从根本上消灭频闪。

  DC调光和PWM调光结果对比

  在减少蓝光方面,创维采用光学防蓝光。相关电视有一块防蓝光芯片,从根源去除有害蓝光的产生;配套的透镜则让灯珠光线均匀发散,优化视觉效果。同时,护眼电视的内置系统能自动跟踪输入信号强弱,调控背光灯亮度,防止画面因光线过量而刺眼。

  背光灯亮度调整功能示意图

  海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旗下激光电视的护眼功能最受认可,因为激光电视与OLED或LCD屏幕的电视不一样,靠反射光成像,天然无频闪,对眼睛没有直射刺激。

  激光电视与液晶电视成像方式对比

  在平板电脑市场,“护眼”功能同样体现在显示方式上,并出现了专门针对在线教育的“类纸屏”产品,包括京东方小课屏、希沃学习机等。

  从产品参数看,“类纸屏”平板电脑有几个共性:屏幕大——最大的超过了21英寸;采用漫反射屏——与kindle的屏幕相类似,光线柔和;具有AI智能调光功能,能根据环境条件,自动调整亮度、色温等,模拟纸张在不同环境色温和亮度时的观感;内置使用时长提醒、亮度提醒等护眼监测技术,指导消费者、尤其是小消费者科学、合理使用屏幕;内置与学习相关的内容。

  类纸屏平板电脑使用示意图

  “‘类纸屏’不是最新的技术,只是在学习场景中根据消费特点进行了优化。”京东方相关人员介绍,多家医院的临床试验报告显示,人眼观看类纸屏感觉更舒适,不易引起视疲劳,因为一块合格的“类纸屏”具备低蓝光、无频闪、防眩光、智能感光等功能。

  类纸屏效果模拟

  资深3C市场研究员唐汹提醒说:“在技术层面,消费者最应关注护眼电视、平板电脑的显示方式。至于其他功能,普通电视或平板电脑均可实现。”

  判断产品的“护眼”功能是否可靠,他给出三点建议:

  一是了解基本的技术原理,建议先试后买,“能否‘护眼’,眼睛的感受很重要。所以有条件的,可以去实体店试一下,再选购。”

  二是参考对应认证。很多国际认可的“护眼”功能会有对应的认证或专利,消费者选购时也可以参考。以京东方小课屏为例,其“类纸屏”基于京东方艺云的H.629.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,具备无损Gamma显示专利、无频闪专利,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,以及国际检验认证机构SGS和中标院联合颁发的 “低视觉疲劳一体机认证”。

  三是通过简单的检测方式辨别。例如,消费者可将相机快门速度设置为1/1000,对着屏幕拍照,就能发现屏幕是否存在“频闪”现象。

眼科医生:科学用眼,不过度依赖“护眼”功能

  形形色色的护眼产品让人眼花缭乱,从实验数据看,不少技术确实有助于保护视力。但在眼科医生眼中,不能过度依赖“护眼”功能。

  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主治医生许凯说,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,人们的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依赖于视觉显示终端(VDT),以视疲劳和干眼为主要症状的VDT综合征在临床中愈发常见。所以,低蓝光、无频闪为特点的“类纸屏”很受关注。但有研究显示,随机先后观看类纸屏及电视屏幕的视频30分钟后,两种屏幕均引起受检者的瞬目频率增加,只是观看电视屏比观看类纸屏更容易引起视疲劳。

  所以,类纸屏不能完全解决视疲劳等问题,消费者不能以为用了类纸屏后,就可长时间观看视频。而且,类纸屏产品距离眼部更近,看近的水平外隐斜度数更大,所以不建议集合不足外斜视患者使用。

  他还提醒,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内置的“护眼模式”也有局限性。这些“护眼模式”往往通过不同的屏幕显示方式来减少蓝光,包括降低屏幕亮度(根据周围环境照明调节屏幕亮度)、降低显示器色温、反转屏幕色彩模式(将白底黑字亮模式转变为黑底白字的暗模式),降低文本/背景亮度对比、改变文字/背景的颜色等。它们虽然能减少蓝光,但蓝光的伤害取决于剂量,低强度的长期辐射与高强度的短期辐射造成的伤害等效。所以,不建议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。

  针对市场上各种“护眼灯”,许凯也建议,消费者不仅要注重产品,也要注重使用方式。他说,无论是太阳光、白炽灯灯光,还是节能灯或 LED灯光,若使用不当,如光线过亮、频繁闪动等,都会损伤视力。所以,在选购台灯时,可以从光源(照明面积足够大)、颜色(偏暖色调)、亮度(不宜过高)等三方面选择一款质量好、具有CQC认证标识的产品。

  最后,针对需要进行线上学习的人群,许凯给出了用眼建议:

  一、尽量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;如果因防疫需要居家隔离,也要通过阳台、窗边、庭院等尽量多接触阳光。

  二、读写姿势正确,书本离眼睛一尺、胸口离桌一拳、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,并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。

  三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,可以选择大尺寸的电视或类纸屏,减少近距离用眼。

  四、坚持“3个20”——看书、写作业或使用电子屏幕20分钟后,抬头远眺20英尺(6米)外20秒以上,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  五、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,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。

  六、出现近视症状,如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、看电视时喜欢眯着眼睛、有时需要凑近了才能看清楚等,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进行科学矫正。

(文章来源:上观新闻)

文章来源:上观新闻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| 收藏

最新评论(1)

Powered by 靖江新媒体 X3.2  © 2015-2020 靖江新媒体版权所有